公元636年,當穆斯林橫掃遠東并傳播他們的新宗教伊斯蘭教時,占領了耶路撒冷。耶穌蒙難和復活之地耶路撒冷在基督徒的心目中一直是一個光輝的圣地。公元11世紀,羅馬教皇號召去征服中東,收回圣地耶路撒冷,得到了出乎意料的回響。于是由西方天主教徒和君士坦丁堡東正教聯合對伊斯蘭教世界的長達200余年的一系列十字軍東征就開始了。
1099年,東征的十字軍占領了這個地方。這是一處海拔達750米高的山丘,是敘利亞通往地中海的大門,被稱作為“霍姆斯缺口”,是一個戰略要地:從這里可以遠眺霍姆斯湖的湖口和貝卡平原,又可通往地中海岸邊。于是十字軍的首領雷蒙·德·圣吉爾伯爵在這里大興土木,建立起了這座位于山丘頂上的宏大的石頭城堡。
這是中東造型最完美的的軍事城堡,也是十字軍東征時代的典型見證。名曰十字軍城堡。
當年,基督教十字軍東征失敗后,撤出了這片地區,仍然留下守衛這個城堡的士兵。城堡占地廣闊,可容軍士5000人,并存有大量的儲備物品,使其成為伊斯蘭土地上的一顆釘子式的要塞。十字軍認為該堡固若金湯不可攻克。然而,在1271年,當地的伊斯蘭蘇丹貝巴斯在圍攻騎士堡一個月之后,終于將其攻陷。
如今的騎士堡經歷了800年的風風雨雨,還依然屹立在高高的山巔之上,它仍非常完整,仍保持著當年非凡的氣勢和威武的身姿,仿佛依然在向人們述說著當年十字軍東征的故事。
洞洞相通,有些迷宮的感覺。
當陽光照進城堡時,城堡也非常明亮。
城堡內部還設有教堂。
教堂的講臺。
城堡為厚重的巨石所砌,且為兩重石墻,兩重石墻之間又放滿水的深壕。復雜的開闊地與壕溝構成了縱橫交錯的防御體系,的確易守難攻。
城堡外墻筑有雉堞,角部與每面墻的中部均建有方形的塔樓,構成了外部防線。
如此大的坡度,想從這里攀墻進攻,真是難上加難。
兩重墻之間的深水壕溝。
這一面是陡峭的絕壁。
敵樓,有了望與警戒的作用。
昔日的練兵場?
還有昔日的馬廄。
內部通道,可迅速地集結與分散兵力。
據說是當年的教堂外墻。
高處的瞭望塔樓。
堡壘內部復雜而有條理,可以想見當年建造時的良苦用心。
站在堡壘最高處向外眺望,堡壘旁的村莊與遠方的的平原歷歷在目。
|